Molly's Garden

伟大的作品在导演们初期作品中已见端倪

好朋友的婚礼

FriendsWedding

好朋友结婚了。看到她穿婚纱的样子,还能想起我们在乌鲁木齐,我们谈论到各自感情生活的时候。她带有点焦虑又带有点憧憬的表情,说自己现阶段不会想这方面的事情,只想把工作做好。 然后一下子,她就嫁人了。 新郎虽然不认识,但看起来是个比较面善的男孩子。迎新娘的时候手还在发抖。也许倒转回乌鲁木齐那个谈天的时候,她应该是能够预想得到自己的婚礼,心底隐隐有着“我会有那么一天”的想法,即使那个时候新郎还不...

理性的理性——元理性

Metarationality

上周我们谈论到了觅母的提出和它本质上是复制子的问题,这周我们将更加深入讨论它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决策,并且最重要的事是,意识到了它的存在以后,作为载体的我们如何才能够作出相对更佳的决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正面思考问题当然是避免坏觅母的安装,那么正面思考问题则是如何安装好的觅母(心智程序)。当然,关于思维谬误的这个话题在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书中有更加详尽的讨论。那本书里还讨论了...

数组问题小复盘

ArrayCaseReview

换了班以后,学习节奏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几天英文学习的时间少了,错过了好几次提交作业的时间,弄得我只能在地铁上练口语,哈哈,假装是要个非常用功的好学生。 今天的作业非常有趣,非常好玩,有四道关于数组的问题。说实话,我做得挺慢的,人家四道题都做完了,我还在找bug。嗯,明明觉得思路都是对的,但就不知道错在哪里。但找到以后就发现确实似乎是没有完全想明白。———— 这“狭义理性”也不容易呀。...

计算器的功能实现

Calculate

刚拿到这个小任务的时候超级开心,觉得能够作出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这个过程颇有一种不知道不知道是什么到略微知道不知道是什么的状态。 首先,一个布局的设计只是有了一个展示框。设计得再漂亮只是让人看的,不能实现再多的功能(就像我这个静态博客一样)。 1、版本问题:中间修改很多次,所以做成了一个小需求就会做几个备份,防止自己尝试失败。也会把一个小版块单独拿出来进行实现实验...

觅母与理性

meme&rationality

在《穿Prada的女王》电影里面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米兰达看着安迪穿的那件条纹毛衣说出了时尚如何影响世界的一段经典台词:“比如你挑了那件蓝色的条纹毛衣,你以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认真的选出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而你从没搞清这个事实;而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 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

影响力

influence

#自身角度 一、赢得好感 我们倾向于跟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会优先答应自己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让我们有愉悦感的人、自己熟悉的人。 针对跟对方不同的熟悉程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赢得好感。刚刚见面时,可以通过强调相似性、制造愉悦感、建立正面关联这三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熟悉度增加之后,再可以通过接触与合作来赢得好感。 1、强调与他人相似:与...

情绪管理

emotion

第一步,你首先要正确地看待情绪,和情绪化敌为友; 第二步 你将会学到如何察觉和识别自己的情绪,通过引导,如果你能清晰表达出来,情绪管理能力将会提高 ; 第三步,你将了解困扰我们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知道产生情绪的原因,能帮我们找到管理情绪的关键点; 第四步,你将从认知调节、生理调节以及回避诱发事件三个角度,学习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这三个角度按照我们的推荐度出现...

创新机会

creative

创新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高大上且远离生活的动作,其实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有很多的场景可以让我们进行创新。 创新的过程和阶段 第一个阶段:预备期:发现问题,积极地深究这些问题; 第二个阶段:酝酿期:收集信息,在脑海中翻腾; 第三个阶段:洞察期:aha moment;整合信息,将信息成功拼接; 第四个阶段:...

社交聊天

social-chat

那么如何变得健谈呢?其实无非是 1)懂得找到合适的话题; 2)在别人抛出一个话题的时候你能够顺着它延伸开去; 3)在聊天的时候, 还能够适时地表达自己的认同、真诚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4) 即便在不认同的时候,也能委婉地说出来,不让对方尴尬。 找话题 陌生人 名字、天气、职业、时事热点等; 半熟的人 根据对对方的了解和身份标签找话题; 朋友 ...

深度阅读训练营

deep-reading

1)结果导向:学习要明确目标; 2)开放透明:只有“空杯心态”才能避免“逆火效应”; 3)自主学习:根据自身倩况选择学习方式和进度; 4)积极行动:“做中学”,不仅要理解更要应用。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虚假的自我满足感,因为人天生喜欢信息密度高的东西,我们会收藏很多看似有用的文章,或是购买许多书名诱人的畅销书,读得很 晦,不断产生颅内高潮,最后却用不上,其实就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