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蛋糕

TimeBlock

Posted by Molly on March 6, 2019

在地铁上一直讨论周围“大佬”的问题。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一些东西,萌新面对大佬不至于过于自卑的调试就是给自己定位,即我当下处在哪一个阶段,然后思考如何迭代进入下一个阶段,降低对自己的预期。

然后回想起前天群里有同侪分享的一个人生计划表盘,让我可以把自己的计划&想做的事情拉平铺开。在可衡量的维度可以进行划区块,在看不见的维度上可以划阶段和层度。而这些可以切开铺到整个平面的时间块上去。

比如,不要给自己列一个叫做“学英文”的代办事项。这个代办事项的可执行性几乎为零。因为,学习的大领域也有小领域、小小领域。再从abandon开始学是相当低效的选择。

再比如,我最近业余在学习驾驶经验技术。老司机给咱们分享了一些“更安全”的习惯和技巧。但从知道到熟练做到,则是深度的增加。

这样定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上往下切。十年内的计划是怎样的,那么倒推五年需要实现哪些计划,再倒推到三年、一年。

比如,我给自己的英文学习制定的计划就是听说不需要达到怎样的飚口音,而是能够正确发音、表达。这就是在看不见的能力程度上进行了限制。而在看得见的领域范围内控制在我的专业领域内常用的那些英文。在时间分块上,我就看当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比如,英文的学习可能就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时间阶段去进行。因为它能提供的效益是相对重要但没有那么紧急的,正如健身一样。

发现它、找到它、提问它、定位它、分配它,最后再吃掉它。就像理财一样,先盲目消费和剁手得到的可能只是把钱花在了不那么要紧的事物上,时间的分配也一样。

总结一下。本文是我烦恼了思索了很久的一个问题。即想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时间无论如何看起来不够用,如何破局? 从问题在潜意识里面提出和在潜意识之中搜索答案,再到看到启发性信息,bingo一下似乎有了解题方案。我的解题方案简单说来就是进行时间分区块,从上往下进行切。并且在切的过程之中注意看得见的大小领域问题和看不见的深度程度问题。如此去使用这些时间块。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索的深度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加深,所以暂时的思考也会不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