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他的个人简介如何
关注大师的言行,跟随大师的举动。
● 卡片示范
- 人名: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1950年12月13日-)。
印象: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为阅读和理性思维。在1990年代中期引用率的一个为期三年的调查中, Stanovich被列为50引用最多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最近,他被评为25位最有成就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在1982-1992年的引文调查中,他被指定为世界上引用最多的阅读障碍研究者。
-
例子:他的理性三部曲《理性与反思》、《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
-
注意点
人名尽量写上英文,便于其他部落成员查找。
人物所在的时代很重要,能够帮你厘清很多线索,因此务必查找人物的生日。 印象写你对该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比如他最突出的成就。 ***
术语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
-
印象:我们认为智商高的“聪明人”却也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比如不当的投资;过度的提前消费等。为何聪明人也会做蠢事?斯坦诺维奇给出了“理性障碍”这样一个模因,以解释这样一种情况,他们并非是不聪明,而有可能是“理性障碍”。
-
原文:用于描述那些智力测验正常,但思维能力低于人类正常水准的人群。
-
出处:《超越智商》P7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术语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三重心智模型。
-
印象:斯坦诺维奇和埃文斯提出了双系统理论,启发了卡尼曼的快与慢思考,再后来又称为“双进程理论”。而进程一就是自主心智;进程二则被分为了“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超越智商》这本书直接说“算法心智”就是我们平时提及的智商;而“反省心智”是理性思维。
-
例子:某人跳崖自杀,她可以计算出大致的距离,能实现“成功自杀”,从这点看来,她的算法心智是正常的,但是反省心智却出了问题。
-
原文:
-
出处:《超越智商》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术语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知识理性。
-
印象:“知识理性”就好像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装载各种程序,而这些程序能够让我们的意识和认知更贴近客观世界。如同想要更好的理解,我觉得搭配“工具理性”和“算法心智”会更容易。
-
例子:我觉得我们的信息分析课程就是在传授如何进行“证据矫正”。重要的是信息点。
-
原文:知识理性(信念与客观世界相吻合):要求个体具有概率推理和证据矫正的能力。
-
出处:《超越智商》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术语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工具理性。
-
印象:工具理性着力点在于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大化自己的目标。
-
例子:我觉得自己以前周围遇到的很多人都没有这样比较严谨的思维方式,他们大都习惯了拍脑袋做决策,几乎很少看到会有人先调查研究一番,正正经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等都给写下来。包括我也是,还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才被提醒,做事情需要“写下来,想清楚”。其实,“工具理性”也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脑力劳动。
-
原文:工具理性(最大化目标实现):要求个体严格遵循各种理性选择原理
-
出处:《超越智商》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任意卡
此处自行发挥,还有什么想说的?
● 卡片示范
理性思维:要求个体必须表现出深思熟虑、自我行动约束力、审慎的决策、明智的目标优先级设定并对证据进行合理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