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

《情报分析心理学》之假设分析论证法

ACH-cards

Posted by Molly on May 7, 2018

本周是阅读了来自于美国中情局的《情报分析心理学》chapter08

阅读之间的疑惑:

令我觉得奇怪的是这本书是来自于美国情报局的吗?刚开始觉得作者把竞争假设分析法写成了一个能够严谨操作的步骤手册就觉得很奇怪。到底竞争情报分析是什么?为何它能够被总结成为这样一个类似于操作手册的东西呢? 是不是就像做“检索”一样?有流程&步骤,但实际情况下可以变成芒格口中的检查清单。操作过程之中来对照这个清单来查阅?又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抽取步骤? 因此,假设分析论证法+写信息分析报告的原因是什么?和信息分析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在开始阅读之前,脑子里面的问号就已经很多了。 总的来说,这章节就像是信息分析课程ch0卡包里面的检索流程,是一个情报分析专家总结出来的实践策略。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稍微提炼&总结一下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核心。

阅读过程之中的卡片集:

术语卡:传统的直觉分析法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直觉分析法。

  • 印象:对于各个不同的假设,我们一般会去找自己觉得对的,然后再找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它是正确的。

  • 例子:比如,我觉得自己很内向,就会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再次再次印证自己的观点。

  • 原文:绝大多数分析人员工作的方法是找出直觉中认为最可能的答案,然后再根据是否支持这一结论来审视自己掌握的信息。

  • 出处:《情报分析心理学》—— P127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

术语卡:ACH竞争情报分析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竞争情报分析法ACH。

  • 印象:和传统的直觉分析法的做法反常识,竞争情报分析是人站在旁边看假设和证据们如何争论。

  • 例子:比如,这章节作者就非常详细描述了ACH的操作流程框架。因为人的工作记忆有限,很难在记住了几条假设之后,还要去分析对比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作者总结了情报分析工作,就总结出来了这样一套实践策略。

  • 原文:竞争性情报分析要求分析人员切实提出所有合理的可能答案,通过相互竞争性比较来完成分析,而不是逐一分析可能性。

  • 出处:《情报分析心理学》—— 127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

技巧卡

● 使用如题这种矩形,把罗列的证据&假设分开放到矩阵的横向&纵向里,罗列清晰。 ***

技巧卡-竞争性假设分析法的步骤流程框架

可以把这些流程框架当初一个芒格所说的那种行动清单,不需要每个信息分析都做到如此到位,但可以像电器使用手册一样,操作不流畅的时候就看看。 或者,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反常识卡

“模棱两可”有时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不仅可以作为新方向感的源泉,还能够作为关于某件事物不同含意和新鲜思维方式的来源。

卡片示范:

● 常识:经过信息分析以后就能得出绝对正确的决策方案

● 反常识:经过分析得到的几种结论仍旧是带有几率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客观分析每一种假设的可能性,而不是只是找出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设。

● 发现者:richards J.Heuer

● 发现记录:

  • 原文:讨论所有假设的相对可能性,而不仅仅是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设。

  • 出处:《情报分析心理学》p138

● 例子:比如“印度人是否在近期进行核试验”。

● 启示:我想起了之前有关概率的书的时候,不太能够和其他的事物能够联系到一起(也就是单纯联想到数学书里面的概率题之类的)。但是阅读到了这一个小章节,我发现这些概率知识竟然活了起来。也对于“理性思维”、“信息分析”还有例如认知偏差、吉仁泽等认知更加深入了。以前的话,它们在我的面前就仅仅是一个“读物”,现在竟然发现其实都能够联系到一起,变成活的。

注意点:

● 书名,加上出版年份,页码。

● 出处:撰写原始出处。

● 例子:支撑该反常识成立的例子

● 启发:附上它给自己带来的行动启发。

● 反常识证据:每个时代的「常识」都是帮助人类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但是恰恰是这些「常识」也妨碍了你的认知。因此,你需要时不时借助鲜活证据来拓展认知边界。假设你是一名古人,你能明白如何通过当时的一些实验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时代的杰出英才。 ***

术语卡

● 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 卡片示范

  • 术语:可证伪性

  • 印象:和人们常识相反的是,科学家们都是打脸狂魔,狂爱打别人脸、打自己的脸,并且越大越起劲,以打脸为自己终身志业。

  • 例子:比如医生很难找出绝对的健康,但是很容易发现疾病;律师很难找出绝对的公平,但是很容易发现不公平;而科学家也是一样的。

  • 原文:可证伪性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就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被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

  • 出处:《这才是心理学》chapter02

  • 注意点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